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CQ]五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CQ]五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年春季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C2.B3.A4.D5.A6.A7.C8.D9.B10.D11.A12.C13.B14.C15.C16.D17.(1)表现: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提高。(2分)成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高产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大量贫瘠土地的开发;相对稳定的生产环境;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2)新现象:长途贸易兴盛;商帮活跃;形成多个经贸区;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地区间形成一定分工。(2分,答出两点即可)关系:粮食产量的提高为商业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大宗商品;农业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劳动力从农业向商业转移;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人口的转移,刺激了农业技术和经营方式的进步。(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8.(1)异:梁启超认可君主立宪政体,孙中山认可民主共和政体;梁启超主张借助清政府统治实现民主政治,孙中山主张推翻清政府统治。(2分,答出一点即可)同:否定封建专制;肯定主权在民原则;均属于近代国家观;注重民族国家建设。(2分,答出两点即可)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民族国家思想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推动。(4分,答出两点即可)(2)影响: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建设;传播了近代民主思想;促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19.(1)趋势:从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体系。(4分,答出两点即可)标志:《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4分)(2)意义:使罗马法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保存了罗马法律成果;有利于维护拜占庭帝国统治;为后世研究罗马法提供了重要史料;为后世制定法律提供了重要借鉴。(6分,答出三点即可)20.示例观点: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的殖民扩张。(2分)阐释:工业革命前,英国不但与西班牙、荷兰、法国等西方列强进行殖民争夺,而且不断向其他地区侵略扩张。其直接掠夺的重心在欧美地区,主要依靠三角贸易。(4分)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其煤产量、生铁产量和棉纺织品成倍地增长,但是它没有相应增长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于是,与其他列强争斗榨取旧市场和夺取新市场成为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对外扩张活动的核心。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英国先后夺取了拉美部分地区,几乎占领了印度全境、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控制了埃及的政治经济大权。(4分)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的殖民扩张,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答案)【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22-06-542A·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