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18分)(1)主要特征:发展速度快,数量多,规模大;城市人口较少,但组织机构众多:主要由市民和神职人员组成。(每点2分,任意2点4分)主要原因: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社会治安得到改善;封建经济获得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每点2分,任意2点4分)(2)新变化:人口得到恢复并缓慢增长;工商业发展迅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商人阶层的力量不断增强;君主统治得到强化,现代国家的雏形开始出现。(每点2分,任意3点6分)历史影响:促进了工商业阶层的兴起,有利于西欧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促进了现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欧洲近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转型,也为现代欧洲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每点2分,任意2点4分)26.(18分)(1)历史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每点2分,共4分)目的:为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探索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方式。(2分)评价: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2分,每点1分)局限性: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分)(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虽然为苏俄战胜国内外敌对势力和赢得内战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但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起了农民阶级的不满,并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危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4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则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并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是列宁等苏俄领导人对现实的妥协,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4分)因此说新经济政策时期为苏俄的缓和与妥协时期27.(16分)(1)原因:美国政府的扶持;马歇尔计划的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持);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局势。(每点2分,任意3点6分)历史影响:增加了西欧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西欧各国的福利制度建设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增强了与美苏对抗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第二点2分,其余任意1点2分)(2)背景:欧洲渴望恢复世界中心的地位;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联合才能实现共赢;欧洲各国有相似的文化传统;摆脱美国的控制,应对苏联的威胁;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组织的促合。(每点2分,任意3点6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