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历史试题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部分学者这样评价明治维新:“天皇制绝对主义是·代表绝对主义封建反动的一面。”关于以地税改苹为中心的土地制度的变苹,他们认为,改苹后的地税仍是封建地租,只不过缴纳的对象由领主变为国家,地租的形式由实物变为货币而已。他们认为,“新地税的性质,在本质上和农民耕种领主的土地被征收封建贡租完全一样”。但是,众所周知,新的地税被政府用来兴办了一系列工矿企业,变成了对华族和士族的支付公债,促使其转化为工商业金融资本,起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以地税为主的财政收入,被大量地用于修建铁道和船只,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土地的自由买卖,自由种植,农民具有了自由身份,使农民大批破产转化为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者,有利于原始积累的进程,加速了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摘编自张敬秀《明治维新性质再辨析》(1)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中地税改革的作用。(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明治维新时地税改革的成效为例,简要评析明治维新中的“天皇制绝对主义”。(6分)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康熙帝从自己的见闻与立场出发,以异于当时士大夫的标准,构建出明朝君臣两类战然不同的政治形象:开创者的英名和末世君臣的无能与自私。康熙对明太祖褒扬有加,六次南巡中有五次亲奠其陵,并作祭文“维帝天锡勇智,奋起布衣,统一寰区……鸿漠伟烈,前代莫伦。”且毫不讳言以其所剑制度为自己施政的重要蓝本。相形之下,康熙眼中的明末诸帝则完全是另外一副形象,怠惰、奢靡、庸懦是他们共同的特征。明朝君主这两类截然不同的形象清晰地显示出康熙在评论明朝政治得失时所采用的颂扬与批判的双重话语。将其置于清初这一特殊的政治环境中考虑,我们不难体会到它所包含的意蕴。推崇明初诸帝,既是康熙尊重汉人礼仪秩序的最好表达,也是在向汉人宣示大清是继明朝之后的唯一正统;而对明末皇帝的批判则无异于向汉人指明明朝的亡国是咎由自取的结果。康熙这一评价及其意图对有清一代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实为明清易代中至为重要的环节.—摘编自刘志刚《康熙帝对明朝君臣的评论及其政治影响》(1)据材料,指出康熙帝对明太祖和明末诸帝的评价有何不同,分析康熙帝做此评价的意图。(8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4分)高三历史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