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化学[3LK化学-LN]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全国第三次大联考2024化学
2、高三大联考化学2024
3、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化学
4、全国大联考2024第三次化学
5、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
6、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化学
7、2024全国大联考第三次化学
8、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试卷化学
9、2024全国大联考第三次化学答案
10、2024年全国大联考第三次化学
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可用苯或四氯化碳等,故C错误;CaCl2和NaCl均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应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14.C(35C1和3?C1是不同种原子,是氯元素的两种同位素,A错。H2和D2是单质,B错。1HO由2个普通氢原子(H)和1个16O原子构成,其质量数之和为18;而H8O由2个重氢原子(2H)和1个18O原子构成,其质量数之和为22,显然是不同种水分子,D错。)15.C(A错,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B错,浓硫酸使硫酸铜晶体变白,表现吸水性;浓硫酸有脱水性,稀硫酸没有脱水性,C项正确;稀硫酸与浓硫酸均具有氧化性,D项错误。)16.B(氯化铵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铜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分别为N和Cu,故A错误;根据反应4CuO+2NH4CI=3Cu+CuCl2+N2个+4H2O可知,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为氧化铜,还原剂为氯化铵,作氧化剂的氧化铜与作还原剂的氯化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B正确;由反应可知,生成1mol气体转移6mol电子,则产生0.2mol的气体转移的电子为0.2mol×6=1.2mol,故C错误;由反应4CuO+2NH4Cl=3Cu+CuCl2+N2+4H2O可知,被还原的氧化铜占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3/4,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10分)(1)游码归零,调节天衡(2分)(3)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2分,用化学式表示也可以)(4)漏斗下端内侧未紧靠烧杯内壁(1分)倾倒浊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1分)(5)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浑浊,证明洗涤干净(2分)(6)233W二142W2(2分)233[(1)托盘天称量前的一部操作是将游码归零,调节天衡;(3)由题意,测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可溶性钡盐溶液,测量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计算硫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氯化钾的质量;(4)由图知,过滤操作的错误操作是漏斗下端内侧未紧靠烧杯内壁;倾倒浊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5)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的操作是检验最后洗涤液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杂质离子,因此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浑浊,证明洗涤干净;(6)W2沉淀硫酸钡的质量计算硫酸钠的质量,n(Na,SO,)=n(BaS0,)=3mol,m(Na,S0,)=1233g,m(KCI)=233w,-142W.]23318.(12分)(1)氧化性(2分)(2)先变红后褪色(2分)(3)氯元素(2分)0.16NA(2分)(4)CI2+20H=CI7+CIO-+H2O(2 CIO+H=HCIO(2)[(1)Cl2、H2O2、CIO2(还原产物为CI厂)、O3都由强的氧化性,从而具有漂白性;(2)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由于H十存在而变红,由于HC1O存在,具有漂白性,红色褪去;(3)由反应,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由得失电子数相等,5 mol HCIO2反应生成4 mol ClO2,生成1molC1-,转移电子4mol,13.7 g HCIO2物质的量是0.2mol,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是0.16NA;(4)“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制取,制取NaClO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1十C1O厂+H2O;使用“84”消毒液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效果更好,起主要作用的是HC1O,滴加少量硫酸的离子方程式是CIO+H+=HCIO。]19.(10分)化学参若答案第2页
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
新高考版十二数学试题)
数学答案)
物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