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辽宁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百师联盟第四次联考历史
2、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第五套1.B根据材料“生产过程被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操作”可知,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生产过程被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操作,生产工具日益专门化,这为手工生产转变成为机器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资本原始积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科技的发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2.D根据材料“15~17世纪的英国”“向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化农业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圈地运动的兴起造成土地所有权转移,故D项正确。3.℃根据材料“也不愿意采用索荷厂生产的需要不断大修的动力机”并结合学知识可知,当时瓦特蒸汽机的制造技术尚未成熟,这使得蒸汽机的应用和推广面临着困难,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4.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工业生产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故选A项。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推动议会改革,并且工党建立于1900年,排除B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而材料体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C项;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效率的提高得益于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此时科学理论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排除D项。5.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铁路机车等新运输工具的产生,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由材料看不出铁路成为主要交通方式,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出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内的铁路运输,并未涉及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排除D项。6.C由材料信息“科学家、发明家”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凸显科学理论的实践应用,故C项正确。传统科技的创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机器动力革新为主要标志,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注重应用经验的积累,排除D项。7.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标准化零部件生产,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生产环节,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生产自动化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就取代了工场,排除B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于19世纪中期,排除D项。8.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能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使得环境恶化,故A项正确。技术交流并不一定带来污染,排除B项;法制不健全只是污染严重的一个原因,并非主要源头,排除C项;追求利润只是诱因之一,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9.A根据材料信息“商业性的职业体育比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职业体育比赛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这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人们生活水的提高,使得休闲方式日益商业化,而非人们工作积极性降低,故A项正确,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10.D根据材料“包围并袭击雇主的工厂,捣毁厂内机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机器的使用造成手织工人大量失业,而捣毁机器并不能改善其生活状况,这反映出当时工人运动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故D项正确。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运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排除A项;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11.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者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启蒙学者建设理性社会的设想,其对于未来社会的看法带有理性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社会主义思想起源于启蒙运动时期的结论,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资本主义社会未进入衰落阶段,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排除D项。12.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得到广泛传播,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日益广泛,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各国的阶级矛盾问题,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并未反映工人运动的情况,排除C项。13.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国际的出现有利于各国工人阶级的联合,故B项正确。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A项;C项所述是指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排除;推动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是巴黎公社,排除D项。14.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为了使农民获得土地,工人获得劳动工具,从而消灭剥削,巴黎公社要将革命进行到经·9·【22新教材老高考.DY.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中外历史纲要(下)一QG)
本文标签:
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
新高考版十二数学试题)
数学答案)
物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