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卷·2023年A10联盟2022级高二上学期9月初开学摸底考地理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a10联盟高三开年考地理
2、2024a10联盟11月段考地理
3、一号卷a10联盟2024地理答案
4、a10联盟高三摸底考试2024地理
5、a10联盟高三摸底考试2024地理答案
6、a10联盟高三摸底考试2024地理

/号卷·A10联盟2022届全国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试卷地理试题(十五)1.本卷考查: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客家人历史上为躲避战乱迁居在赣、闽、粤等交界的山区,其民居四角楼(见下图)建筑文化底蕴深厚,在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四角楼建筑平面严格遵从中轴对称的格局,重心心位置一般是上厅或祠堂,主人住在中轴两边的厢房。据此完成1心3题。1.四角楼外墙多光滑、少装饰,开窗小、外宽内窄,是为了(A.防御游匪滋扰B.庶挡盛夏阳光C.稳固墙体立面D.抵御台风侵袭2.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四角楼多选址在(A.背阴洼地B.背阴缓坡C.向阳洼地D.向阳缓坡3.四角楼的布局体现当时的文化特征是(A.交流频繁,热情好客B.志在四方,重商重利C.合族聚居,尊卑有序D.重武轻文,救人急难【答案】1.A2.D3.C【解析】1.注意材料信息“客家人历史上为躲避战乱迁居在赣、闽、粤等交界的山区”,四角楼外墙多光滑少装饰,开窗小、外宽内窄,易守难攻,主要是为了防御游匪滋扰,A正确;盛夏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难以起到很好的遮挡作用,也不是主要目的,B错;稳固墙体立面以及抵御台风侵袭等不一定要使得外墙呈现多光滑、少装饰、开窗小的建筑特点,CD错。故选A。2.注意材料关键信息“赣、闽、粤等交界的山区”,山区为采光需要,应选址在阳坡而非阴坡,AB错;区域降水丰富,洼地易积水,应建在缓坡,一是排水较好,二是坡度相对和缓,利于建设,C错,D正确,故选D。3.注意材料信息“为躲避战乱”、“四角楼建筑平面严格遵从中轴对称的格局,重心位置一般是上厅或祠堂,主人住在中轴两边的厢房”。为躲避战乱,应合族聚居,相互照应,提高防御游匪能力;重心位置一般是上厅或祠堂,主人住在中轴两边的厢房,体现了尊卑有序的观念,C正确;多战乱,四角楼的布局主要为了防御游匪滋扰,并不是热情好客,A错;“志在四方,重商重利”以及“重武轻文,救人急难”均不是四角楼布局文化特征的体现,与材料关键信息关系不大,BD错。故选C。下图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和毛泽东旧居景观图。据此完成4~5题。4.图中景观反映出两地(①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②建筑风格相似③生态环境问题相同④地域文化差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两地民居所在省区分别是(A.甘、黔B.赣、晋C.沪、陕D.台、宁【答案】4.B5.C【解析】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图中建筑风格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右图毛泽东旧居为典型的窑洞建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传统民居依山开凿窑洞,也反映了两地地域文化的差异,①④正确;两地建筑风格有明显的不同,两地生态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上海主要是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污染排放等问题,黄土高原主要是水土流失问题),②③错。故选B。5.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左图位于上海,简称为沪;右图位于陕西,简称为陕,C正确。故选C。/号卷·A10联盟2022届全国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试卷·地理试题(十五)第1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