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九年级2023-2024学年度综合素养评估(二)【R-PGZX C HEN】生物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R-PGZX C HEN】生物试卷答案)
(3)对于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一般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水花生叶甲成虫与幼虫之间食性的分化,减少了二者的种内竞争,有利其更有效地利用资源。(4)两个物种的种间竞争越强,表明二者的生态位重叠越大,越有可能有着相似的生态功能,因此在对入侵物种进行生物防治时,选择在原产地与其有种间竞争的物种容易导致新的物种入侵。19.【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2)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慢(1分)(3)化学信号传递方向是单向的,电突触传递方向是双向的,神经纤维上传递方向是双向的(答全得分)(3分)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解析】(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2)化学突触传递信号的过程中涉及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电信号,其中化学信号需要通过扩散穿过突触间隙,耗时长,因此与电突触相比,化学突触传递的速度更慢。(3)根据实验结果,刺激A点时,电表偏转两次,而刺激B点时,电表偏转一次,说明化学突触只能单向传递(从左到右);刺激B点时,电表偏转一次,肌肉发生收缩,而刺激C点时,电表偏转一次,肌肉发生收缩,说明电突触的传递是双向的,同时说明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其中化学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20.【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1)高压蒸汽灭菌(1分)选择(1分)(2)1.28×10?个/ml偏多(3)低频性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未接触过链霉素却产生了链霉素抗性,说明该抗性的产生并非链霉素诱导而是自发产生的(3分)【解析】(1)对培养基灭菌一般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使用3号培养基的日的是筛选出具有链霉素抗性的大肠杆菌,所以3号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菌落平均值为128个,4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密度为128×104×10=1.28×10个/ml;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会把死菌也计人,所以计数结果偏多。(3)3号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筛选出具有链霉素抗性的大肠杆菌,3号培养基上菌落数日较1号和2号培养基少很多说明突变产生链霉素抗性的大肠杆菌数量较少,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1号和2号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没有接触过链霉素,但是部分却突变产生了链霉素抗性,说明这种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由于链霉素的诱导,所以说明了基因突变是自发产生而不是环境因素诱导的结果。生物试题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