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第二次高峰:出现在“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经历曲折,但农业方面,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提高了粮食生产水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工业方面,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逐步建成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迎来新的建交高潮,为对外贸易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中国把握住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滞胀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走向瓦解,国际经济秩序重整的时机。第三次高峰:出现在“八五”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动财政、外贸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我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国家不断加强法治建设,为对外贸易提供法律保障。1991年,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对外贸易很好的顺应了这个趋势。第四次高峰:出现在“十五”时期。进入21世纪,我国提出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推动对外贸易的新发展。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0),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拓展了空间。(每个时期5分,共10分;其中每时期:指出时期1分,分析4分,任意2点4分)北京市西城区2022一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第3页(共3页)
本文标签:
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
新高考版十二数学试题)
数学答案)
物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