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联考]陕西省2024届高三10月联考(10.27)语文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陕西省2024联考考题
2、陕西省高三2024年第四次月考
3、陕西省2024年联考
4、陕西省2024联考时间
5、陕西省高三联考时间2024
6、2023-2024陕西省高三联考试题
7、2024年陕西省联考的试卷
8、2024年陕西联考答案
9、2024陕西省联考试题
10、陕西2024联考试题
材料二我们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无论是用口头语言还是用书面语言,都应该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要做到这些,就应当遵循基本的思维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又称“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切思想(包括概念和命题)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比如“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超出同一思维过程,就不能要求所有思想绝对同一、永远同一。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相互否定的两个命题,不能同时肯定为真,其中至少有一个为假。例如:“夜晚,整栋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灯火明亮。”在这句话中,“整栋楼漆黑一团”与“一个房间灯火明亮”自相矛盾,两种情况不能同时并存。假如超出同一思维过程,或事物本身存在矛盾着的两方面性质,需要用语言揭示,如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通过作品能自圆其说,这不就算违反矛盾律。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相互矛盾的两个判断,不能同时否定,必须承认其中一个为真。例如“或者采纳他的建议,或者不采纳他的建议,我都不赞成。”在这句话中,“采纳”和“不采纳”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否定,“我都不赞成”违反了排中律。人们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思想必须具有论证性,观,点才能立得住。因此,充足理由律要求在任何一个论证过程中,都必须为论断提供充足理由。具体地说,就是理由必须真实,理由与论断之间要有逻辑关系。违反充足理由律,就会犯“虚假理由”以及“推不出”的逻辑错误。例如小说《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在得知祥林嫂的死讯后,竟然高声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一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祥林嫂不幸死在年关,鲁四老爷却以“偏偏要在这时候”为理由,推出“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的结论,显然犯了“虚假理由”的错误。了解基本的思维规律,我们就容易发现日常话语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例1:“为演好课本剧我可以赴汤蹈火,要不是雨下得太大了我就赶去排练了。”例2:“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他此生注定不凡。”例3:“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不全面的。”以上四例都违反了基本的思维规律。(取材于《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学十五讲》等相关文章)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遵循思维规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遵循思维规律,是人们能够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基本保证。B.遵循同一律,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所有思想都需要保持绝对同一。C.遵循矛盾律和排中律,可以避免混淆话题,使语言表达更具有论证性。D.遵循充足理由律,就要在论证中提供真实且与论断有逻辑关系的理由。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第2页(共11页)
本文标签:
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
新高考版十二数学试题)
数学答案)
物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