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高三24·G3AB·语文-必考-QG 语文1-3答案

2024年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高三24·G3AB·语文-必考-QG 语文1-3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①,何人爱此君?【注】①山阴客:指晋王徽之。王徽之酷爱竹子。晋裴启《语林》:“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日:‘何可一日无此君?’”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写竹子色泽如玉,在拂晓和傍晚烟霭的映衬下更显绿意葱茏。B.颔联上句描写竹声唤醒了主人,用竹子发出的声音反衬出环境的幽静。C.颈联描写竹子笼盖门槛,绿荫遮住了日光,显示了竹子的长势茂盛。D.前三联着力描绘竹子的外貌和长势,表现了竹子正直无私的品性。16.尾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离骚》中“”两句,揭露了当时庸人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以迎合讨好为法度的恶劣行径。(2)《蜀相》中“”两句,表现了杜甫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3)西晋张载《剑阁铭》中有“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李白在《蜀道难》中将这两句化用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在我的童年生活里,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许多真诚而朴实的响器的演奏和歌声,强烈地感染了我,让我觉得人世间的确有美好的一些声音令人无法忘却。它渗入到你的生命中,它如种子般落在你的心上,生了根。箫声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每个音节,稍一不慎,就可能从①的顶峰摔下来,把乐曲摔得粉身碎骨。父亲就控制得很好,但我也只听他吹过一次。那次,父亲独自到房顶,背靠着烟囱,手拿着箫。我坐在房顶的一个角落,离父亲好远。天渐渐地暗下来,父亲的面孔已经模糊不清。我感觉到一种很轻飘的、跟夜雾②的声音,静穆地,缓缓地降落在我的心上。父亲吹的是我从未听过的乐曲。那箫声仿佛是从父亲的体腔内部流泄出来的,像黑暗中的小溪流,如果你不用心去感觉,就什么也听不到。至今,那种人和箫声都不愿分离的情境,我记忆犹新。箫声是很神秘的,是连接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就像微细的血管与心脏相通那样③的关系。回想起来,我当年学着写诗,就是想找一管接通遥远世界的箫,或与箫相似的能让心灵呼吸的气管。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①②③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232551D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