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一题多变式3-1变人物:列宁变为斯大林1926年,斯大林提出,苏联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不能像英国靠数十年数百年掠夺殖民地收集…更不能走俄国靠接受奴役性的条件下获得外国贷款实行工业化的道路,而是要靠苏联国内积累解决资金问题。这体现了当时苏联A.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B.实施“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必然性C.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新经济政策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3-2变形式:文字形式变为表格形式新考法创设真实情境·军工产品生产下表是1930一1938年苏联军工产品生产情况。据此可知苏联时间火炮(门)》机枪(挺)坦克(辆)飞机(架)1930-1931年1911409807408601938年125877465722715469A.工农业的比例严重失调B.工业发展支持国防建设C.积极参与欧洲军备竞赛D.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4.(2020年海南卷)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引一题多变式4-1变情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变为新经济政策1920年,苏俄很多工厂因发不出工资,只好用产品来抵充,工人们在免费配给制无法满足生存需要的情况下,被迫用工厂的产品到黑市上换取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为此,苏俄政府A.对食品实行集中统一分配B.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自由交换C.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D.彻底取消了政府对市场的管控4-2变设问:原因类设问变为推断类设问新考法创设真实情境·历史评价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写道:“我们直到现在还常常爱这样议论,‘资本主义是祸害,社会主义是幸福'。但这种议论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忘记了现存的各种社会经济结构的总和,而从中抽取了两种结构来看。”这一言论表明列宁认为A.国家资源的分配方式需要重置B.实行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国情C.资本主义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D.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170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