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

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答案语文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9、2024衡中同卷答案高考分科
    10、2024衡中同卷新高考
原生答应了。原生从此就成了人民军队的战士,背着这枝枪打仗,后来也许换成“三八”,现在也许换成“美国自动步”了。他登上自家的渡船,同伙伴们开走的时候,原生也不过望着那抱着小弟弟站在提岸柳树下面的秀梅和一群男女孩子们,嘻嘻笑了一阵。这不像离别,又不像是欢送。从这开始,这个十五岁的青年人,就在平原上夜晚行军,黎明作战;在阜平大黑山下砂石滩上艰苦练兵,在孟平听那滹沱河清冷的急促的号叫;在五台雪夜的山林放哨;在黄昏的塞外,迎着晚风歌唱了。他那个卡枪的伙伴秀梅,也真的在村里当了干部。村里参军的青年很多,她差不多忘记了那个小小的原生。战争,时间过得多快,每个人要想的、要做的,又是多么丰富啊!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民党军队弃战溃逃、骚扰百姓等种种行径,与百姓投身抗战、保卫家乡的积极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B.小说开头用较大篇幅交代社会生活背景,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抗战现实,为后文原生挺身夺枪做了铺垫。C,小说在描述二人商量夺枪的情节时多用语言描写,借助简明的人物对话,形象揭示了他们的恐惧心理。D.“秀梅笑一笑,就舞动小镰回家了”颇具意味,既有成功夺枪的喜悦自豪,也有调侃原生的洋洋得意。7.下列有关“夺枪”这一情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秀梅发现河滩上带枪的逃兵之后,并没有贸然动手夺枪,说明当时她是心存顾虑的。B.原生的一句“你不用来”,说明了在秀梅的鼓励之下,他对成功夺枪已是胸有成竹。C夺枪后转身飞跑,急速离开,这是人的本能之举,真实体现出人物的特定心理状态。D.秀梅遇事有主见等品性在夺枪一事中得以体现,后来她能成为干部自然在情理之中」8.小说中画线句子交代了原生等人参军的送别场面,试简要说明这样写的合理性。(6分)9,本文同《荷花淀》一样,体现了孙犁小说“诗意化”的特点,请结合本文简要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4题。材料一:德宗命李泌为相,常于便殿语及玄宗朝,尤惜谬用李林甫,因再三叹息曰:“中原之祸,自林甫始也。然以玄宗英特之姿,何始不察耶?”泌因奏曰:“玄宗盛年始初,已历则天、中宗多难之后,及降封临淄,备闻人间疾苦。又以天纵英姿,志除内难,有汉高之多异,仗萧王①之赤诚。故英威一震,奸凶自殪。而夙尚儒学、深达政经。自初登宝位,乐近正人。惟帝之难,力所能举。上既勤俭,政事无不施行,又得良臣,天下自化。及东封之后,上每览帝籍,有自多之言。用声色为娱,渐堂阶之峻。故古语日:“贫不学俭而俭自来,富不学奢而奢自至。·若以勤俭为志,则臣下守法,官无邪人。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招顾金玉讬庇左右安国委相之迹如是则百吏可知是以扬雄言:昔武帝运帑藏之财,填庐山”之壑,未为害也。今货入权门,甚于此矣。”由是泌屡以是非讽之,上怡然听从,似喜所得。(节选自唐·李濬《松窗杂录》)材料二:德宗愤积世之弊,悯王室之卑,南面之初,赫然有拔乱之志。而识度暗浅,资性猜愎,亲信多非其人,举措不由其道,赋敛烦重,果于诛杀,故关外之寇未平而京师之盗先起矣,于是困辱于奉天④,播迁于山南,公卿拜于贼庭,锋镝集于黄屋,尚赖陆贽尽心于内,李晟、浑城输力于外,故能诛夷元凶,还奉宗社。自是之后,消刚为柔,刑方为圆,逮其晚节,偷懦之政甚于祖考矣。(节选自宋·司马光《稽古录》卷十五)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