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4·G3DY·历史-R-必考-QG 历史(一)答案预览

2024年高三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4·G3DY·历史-R-必考-QG 历史(一)答案预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材料二古希腊历史上从家庭、城邦到部落同盟的发展过程所形成的认同感,在被灾难性的波斯入侵战争强化后,激发成为整体的民族认同。反波斯战争前的政治宣传便是利用了这种历史久远并逐渐增强与融合了各城邦的整体认同,以雏护整个希腊民族的利益为由,向人们灌输反抗战争的正义性与必要性。同时,对蛮族缺乏理性、野蛮凶残、天生具有奴性等特点加以渲染,突出自我与他者的重大区别来加强希腊人的优越感。通过提升希腊民族的整体优越性,来鼓舞人们支持正义的战争。事实上,凭借着如此得来的势气,希腊人,尤其是雅典,在重创波斯后顺势推进,进行了一系列海上殖民活动。也就是说,政治宣传利用了逐渐成熟的“泛希腊主义”的影响,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为了政治利益而偏离了这一理念原有的航道。据卜思嘉《欧洲人的认同:从古代“泛希腊主义”到欧洲联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华夏认同的方式,并分析其历史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希腊群体认同形成并增强的原因,请对此进行简要评价。(11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强化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提出合理建议。(4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大力弘扬与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和光荣历史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请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任一历史时期,自行选择该时期的三个具体历史元素,拟出主题,并写一篇简短的宣传导言。(要求:列出历史元素;历史元素与主题有关联;主题明确且反映该时期时代特征;逻辑清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孝文帝就下诏禁止同姓结婚:“淳风行于上古,礼化用乎近叶。是以夏般不嫌一族之婚,周室殆绝同姓之娶,斯皆教随时设,治因事改者也”。魏自建国以来,同姓相婚的旧俗,未及革除,现在“思易质旧,式昭惟新,自今悉禁绝之。有犯,以不道论”。孝文帝不仅禁止拓跋鲜卑同姓相婚的陋俗,并且积极推行鲜卑贵族和汉族大姓通婚,他自己即取陇西李冲之女为夫人。当时规定:“王国舍人,应娶八族及清修之门”,因此孝文帝特为族弟娶亲。六王之妻,除河南王幹妻为代北贵族穆氏女外,余皆为汉族高门。这样,通过婚姻关系,使鲜卑贵族和汉族高门结合起来。这不仅在于消除双方矛盾,而且使双方在血统上融合起来,共同支持北魏的封建政权。一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婚俗改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北魏孝文帝婚俗改革进行评价。(9分)高二历史第6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