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741-17501:11.77A.缘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受益于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形成C.利于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D.反映出传统小农经济日益衰微9.清朝前期,政府多次将官方修纂《明史》这一时政内容作为科举考试的策问试题,一批士子在策答中较为充分地阐发其史学见解,最终为官方《明史》的修纂所采纳。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注重舆论宣传B.摒弃文化专制C.提倡儒学治国D.强化政治认同10.1873年,英、美等五国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要求觐见、呈递国书时行三鞠躬礼。清廷不同意,双方往复辩论数十次无果。李鸿章建议,中国与列强已订约,再不能用属国之礼相待,清廷采纳其建议,在礼仪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清廷的“让步”说明其()A.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B.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C.具备了近代外交意识D.与各国的宗藩关系瓦解11.英国驻华公使被困在北京期间,英国驻上海代总领事致电英国外交大臣,认为局势严峻,英国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如果准备同清廷断交,就应当立即与张之洞和刘坤一两位总督达成谅解,只要他们尽力维护和,就能得到英国政府的有效支持。英国外交官旨在()A.稳定本国在华的势力范围B.维护列强在华北的利益C.协助清廷镇压义和团运动D.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根基12.下表反映了民国时期三个统计时段的民族工业均增长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时期1912-19201912-19361912-1949增长率13.4%9.4%5.6%A.一战结束之后民族工业迅速萧条B.国民政府时期工业发展陷于停滞C民国时期经济呈现持续下滑趋势D.国际形势变化深刻影响经济发展13.“俄罗斯打倒贵族.…全世界为之震动…怒涛西迈,转而东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浦汉皋,屡演活剧,洞庭闽水,更起高潮。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咳!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A.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B.五四运动时期的进步青年C.北伐战争时期的共产党员D.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军人14.1933年《东方杂志》发起畅谈“梦想中国”征稿活动,下图是征稿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及次数比例,该第3页/共7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