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数以千计的欧美留学生和学者纷纷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新中国发展高新技术的带头人。我国能在密较短的时间内,在没有外援的条件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研制并发射“两弹一星”,与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光荣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由以前的基本学习美国的教育模式改为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经过近40年的努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此外,中国政府还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数以万计的留学生,他们在那里学到了许多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回国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很好很重要的作用。摘编自张维《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材料二在对中国核武器历史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注意到,国际战略需要和封民族主义精神是驱动中国政府领导人和科学家的共同力量。费根邦姆撰写的《中国的技术战士》就拓展了这一论点,他认为中国的核武器计划不仅表现出了一种技术民族主义,而且还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科技政策。改革开放后,新的科技政策延续了这一模式,但把重心从国防转向了民用,由此产生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启的“863计划”。摘编自王作跃《近现代中国科技史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6分)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6分)9·109·【24·G3DY·历史(+四)-RMB-必考-0d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