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B、C 类学校第三次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题

保山市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B、C 类学校第三次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十月革命极大地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意识和抗争意识,使其认识到西方帝国主义并不是无坚不摧的。从横向上说,“一战”后的远东民族解放运动覆盖众多国家。从纵向来看,“一战”后的远东民族解放运动长达约半个世纪,而从民,族解放运动的参加者看,具有真正的民族广泛性。“一战”后,远东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开始向苏联探寻民族独立之路,甚至需要苏联的援助和指导,不少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加入民族解放的斗争行列,使远东民族解放运动成为国际共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以后,远东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已的政党,这些政党积极领导本国进行民族革命运动并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民族独立要求,或者是自治目标(如缅向人民党),或者是明确的反帝目标等(如中国共产党和1924年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摘编自陈永祥《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远东国际格局的演变》材料二近代以来忙于救国图存的社会精英们急切需要集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御敌,就这样男人和女人历史性地站在了同一战线上,并协助妇女实现了从家庭到社会的突破,改革婚姻制度、兴办女学、鼓励女性参政等等。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女权运动非常类似,都是由上层知识精英首先推动的。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潮在“五四”运动后走向了与阶级、社会解放的结盟,并逐步参与到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但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的目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民族国家的解放并不能从性别关系上解除对妇女的压迫。妇女在民族解放的过程中,将遭受到其他民族国家(国际)、本民族国家(国内)、个人(家庭)的三层压迫。男权文化对社会意识的长期控制,不仅让妇女变得麻木不化,忘却了自我的存在,而且使其时常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传统性别文化的构建。摘编自程同顺《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对妇女解放的双重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十月革命后远东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对女性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解放运动的认识。(9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