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全国高考·模拟调研卷(四)4文科综合XN试题

高三2024年全国高考·模拟调研卷(四)4文科综合XN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卷四文科综合
    2、2024高考模拟调研卷文综四
    3、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四)文科综合答案
    4、2024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文科综合四
    5、2024高考模拟示范卷四文综
    6、2024高考调研模拟卷(四)
    7、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四)文科数学
    8、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四)
    9、2024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文科综合四答案
    10、2024年高考模拟检测卷卷四
《捣练图》(局部)A.受魏晋典雅庄重画风的影响B.描绘了唐代女性的健康活力C.体现唐代宫廷画的鲜明风格D.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繁荣景象27.明朝中后期,官场形成一条惯例,不是庶吉士(官职,由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担任)不可入内阁。翰林院庶吉士成为进入内阁的敲门砖,因此内阁阁臣多为翰林文学之士实属正常。这一规定()A.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B.提高了行政决策的效率C.导致了经世之才的缺乏D.造成了政治局面的动荡28.据徐新吾编的《江南土布史》记载:1895年,上海土布庄收进的土布约有60%是洋(指:机器纱)经洋纬,40%是洋经土(指:手工纱)纬,而1910年前后己全是洋经洋纬了。这一变化说明()A.西方加剧了商品倾销B.传统手工业应时而变C.民间纺织业走向破产D.民族纺织业得到发展29.20世纪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抛弃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怀疑,使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上陷人迷茫和绝望,催生了对第三文明的渴望。对此,李大钊曾说:“由今言之,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这说明()A.“尊孔复古”逆流引发了新文化运动B.文化自信是实施政治变革的前提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有历史必然性D.知识界已放弃了学习西方的幻想30.毛泽东在某一时期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论述:“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必定伴着一件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一论述()A.指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条件B.说明了近代中国命途多舛的原因C.论证了中共开展土地革命的必要性D.交代了中共领导民主革命的障碍31.经济学家费孝通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两种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是指苏南的苏州、无锡等地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发展的方式:“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方式。这两种经济模式()A.都是面向海外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B.都较为依靠基层政府力量大力扶持C.都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成果D.都适应了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需求3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这一时期,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关于“中间阶段”理解正确的是()A.宗教改革冲击基督徒对上帝的信仰B.封建王权强化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C.自由主义思潮助推世界市场的拓展D.启蒙思想成为欧洲各国的价值认同33.17世纪以来,英国的济贫院可以在院外对流浪者、失业者提供救济,老弱病残和失业壮汉都可以获得救济。19世纪30年代末以后,英国停止了济贫院外的救济活动,对有能力的劳动者的户外救济被禁止。这一变化A.顺应了社会转型需要B.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C.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D.缩小了福利国家规模34.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打破了中世纪自然经济的地区分割、闭关自守状态,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已不是一国范围的生产,资本家剥削的也不只是本国工人;各国资产阶级基于共同利益,在反对无产阶级方面是彼此一致和相互支持的。这一论断()A.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强调了各国支持法国巴黎公社的合理性C.突出了阶级斗争的残酷性D.揭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