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下)期高三初(开学)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公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历史卷(三)参考答案1.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先秦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渗透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突出基刚性、应用性考查要求。【解题分析】材料意在强调先秦各家可以靠自己的思维之力来贯通“天”“人”,否定了巫的中介功能,认为“人”可以与“天”直接联系,这意味着巫文化中的宗教系统开始动摇,个人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作为神权统治核心的巫文化的衰落,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以“神”为中心的传统天命观发展到以“道”为中心的天道观的重要时期,天道观念并没有衰落,排除C项;该学者意在否定上古巫文化在“天”“人”之间的中介作用,而非对久远传统的继承,排除D项。2.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南北文化交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探究的能力。【解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郑家湖墓地的一座秦代墓葬不仅出土了代表北方秦文化的“陶器”,还出土了代表南方楚文化的“铜礼器”,体现了南北文化交流、交融,故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仅一两座墓葬出土的文物不足以反映秦朝的主流审美,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风俗无关,排除D项。3.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魏晋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渗透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学科素养,突出基础性、应用性考查要求。【解题分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随着门阀制度的形成,门阀土族家族本位意识进一步增强,士人依附宗族,重“孝道”而忽视“忠君”,重宗族而轻视朝廷,忠节观念淡化,故A项正确。国家要巩固中央集权更需要强调“忠”,B项与材料的逻辑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魏晋士大夫“孝先于忠”的观念,而“忠”“孝”都是儒家思想,仅由材料无法体现儒家思想更侧重哪一方面,排除C项;魏晋玄学是佛道思想的融合,与儒家“忠”“孝”观念无关,排除D项。4.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唐朝赋税制度,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渗透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考查要求。【解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怀集县在盛唐时期隶属岭南道,属于边远地区,怀集县的庸调银饼被运往长安,侧面说明唐朝道路的通达;同时,“怀集庸调”银饼上有具体的用途、铸造者信息等,也反映出当时国家治理规范有序,朝廷对边远地区具有较强的控制力,故B项正确,排除D项。银饼出土地为陕西西安,并不是当时的产银区,相反银饼上所刻的“怀集县”为当时的产银用银区,排除A项;租庸调制下,实物仍是赋税收取的主要形式,排除C项。5.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宋朝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意在考查学生认识与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渗透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解题分析】据材料“最终迫使宋仁宗降旨免去张尧佐的其中两个官职”可知,士大夫对君权有着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反映了皇权专制下的开明性,故C项正确。仅由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文官制度得到了完善”,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是“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激化”,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古代中国推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历史卷参考答案(三)第1页(共6页)【24·ZX·NW·历史】
本文标签:
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
新高考版十二数学试题)
数学答案)
物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