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1(第1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一)1地理试题

国考1号1(第1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一)1地理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国考一号2024官网答案地理
    2、2023-2024国考1号2地理答案
    3、2023-2024国考1号地理答案解析
    4、2023-2024国考一号官网答案官网地理
    5、2023-2024国考一号4地理答案
    6、2023-2024国考一号4地理
    7、2023-2024国考1号3地理
    8、2023-2024国考一号3地理
    9、2023-2024国考一号3地理答案
    10、2023-2024国考1号5地理答案
第六单元阶段测试卷(二)1.C根据材料“压力指数越大,水环境安全的压力就越小”分析,2015年水环境压力指数最大,因此2015年水环境安全的压力最小,水环境最为安全。2.A相对于其他年份,2006年大夏河流域经济落后,发展方式粗放,流域用水和废水排放压力大,导致流域水环境安全压力最大,水环境安全压力指数最小。3.D根据示意图可知,相对于2015年,2020年的水环境安全压力指数较小,节水技术进步、用水效率提高都会缓解流域水资源安全的压力,使压力指数变大;随着我国环保力度的加大,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会减小;居民生活水提高,水资源消耗量增大,人均生活废水排放量增大,导致水环境安全压力变大,水环境安全压力指数变小。4.B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B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能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D据图可知,电冰箱使用阶段碳足迹占比最大,说明使用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因此在研究减排方案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和关注如何减少产品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7.D对废旧电冰箱进行重复利用并改进制冷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属于碳减排措施,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推广生物碳汇技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都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工业循环使用淡水资源与减少碳排放量关系不大。8.B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地冰川融化,海面上升;酸雨会腐蚀建筑物;臭氧层破坏会使紫外线增强,可能会提高皮肤癌的发病率;光化学烟雾会刺激人的呼吸道。9.D根据示意图分析,冬季盛行偏北气流,会使安庆、江西的污染物沿湘桂走廊进入桂林市,导致桂林市酸雨多发10.B夏季,桂林市受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且暴雨多,对污染物起到了稀释作用,使酸雨的污染程度最低。11.C结合图中的箭头判断,甲表示光合作用,乙表示呼吸作用,丙表示分解排出,丁表示焚烧等利用方式12.B结合示意图分析,增加土壤碳库即增加土壤碳储存。“碧波潋滟洞中来,奇峰连绵落地生”描写的是溶洞和峰林景观,溶洞和峰林的形成表现为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将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与土壤碳储存无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为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能增加土壤碳储存;“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为水循环过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冷锋过境。13.C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老铁山鸟栈”的美誉,说明珍稀物种较多,在自然保护区调查珍稀物种,有利于进一步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垦梯田种粮和开挖矿产资源会破坏地表植被,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放生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生物入侵,影响本地动植物生长。14.A试验区位于保护区的西部,海拔较低,人类活动频繁,大部分被村庄、农田等景观覆盖;·11【24新教材·DY·地理·参考答案一R一选择性必修3一G DON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