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学校2024-2025-1单元学情调查(收心)八年级开学考试生物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学校2024-2025-1单元学情调查(收心)八年级开学考试生物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周测卷七·生物学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南澳牡蛎是广东省南澳县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肉质饱满、鲜美细嫩的特点。科研人员宜采用哪种方法调查牡蛎的种群密度A.样方法B.标记重捕法C.抽样检测法D.逐个计数法2.下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郁闭度00.20.40.60.81.0一年蓬15.313.510.87.44.32.4加拿大一枝黄花10.49.56.15.63.01.2刺儿菜3.74.38.54.42.21.0A.随着郁闭度增加,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一年蓬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有所差异B.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常见的入侵物种,其在任何条件下生存能力都是相对最强的C.一年蓬对强光的适应性比刺儿菜弱D.影响该地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3.“绿如蓝,清波漾画船,白鹭一行云外去,鱼翔浅底戏青莲”,美丽的鄱阳湖好似一幅水墨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湖边近岸区到浅水区各种水生植物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鱼的数量是影响白鹭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因素C.白鹭、鱼、青莲这几类生物的生态位没有出现重看D.该湿地群落从春季到夏季的外貌变化属于次生演替4.在不影响水稻生产的前提下实施河蟹共生养殖,通过河蟹爬动改善稻田土壤,进一步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可实现稻养蟹、蟹养稻、稻共生的绿色生产。在这种新型综合种养模式下,河蟹能清除田中杂草和害虫,排遗物还可肥田,水稻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新型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B.稻田高矮不一的水稻提高了光能的利用,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提高稻田中河蟹种群密度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群落演替D.河蟹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就是其生态位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下列关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B.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宽阔,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C.阴生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D.热带雨林中的乔木的板状根暴露在地面上利于乔木生长6.白鹳是大型的珍稀鸟类,白鹳雄鸟通过“抬头一低头”并发出低鸣的方式来求偶,该现象表明信息传递有利于A.物质循环B.种群的繁衍C.调节种间关系D.能量传递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