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语文试题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百师联盟2024高三二轮联考二
    2、百师联盟2024高三二轮一
    3、百师联盟2024高三二轮二
6.C解析:A项,表述不当。“稀有少见”理解有误,文中并未对父亲不饮茶的原因做明确交代:“克制与古板”理解有误,“不饮茶”的细节不能表现父亲的“克制与古板”。B项,“和‘茶’一起构成了文章的明暗两条线索”赏析有误,“茶”并不是文章的暗线。D项,“作品于此彰显了批判物欲的主题”理解有误,作品的主题并非批判物欲,这些表述是借以衬托父亲的茶素朴但情谊深长。7.D解析:“这一倒叙的写法使文章于淡含蓄中多了细腻深情”分析有误,此处讲述并非倒叙的写法。8.答案:①中国人有礼尚往来的传统文化心理,喜欢借礼物来表达对对方的重视或特别的情感。②礼物中寄寓着情感,传递着情谊。宝玉的旧手帕表达着对黛玉的亲近,父亲的茶满怀着对“一个好人”的感恩、敬意和感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①增加了文章的跌宕变化,让文章更有可读性。②两次失败的送茶经历为后文做了铺垫,更能凸显最后一次送茶的隆重和揭开谜底后令人感动的意外。③父亲开始不说明送茶缘由只让“我”反复去送,两次失败还要再有第三次,表现父亲的执着,凸显作品颂扬父亲知恩图报的美好品德的主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10.CDG解析:画波浪线部分标点为:苟非乐祸好亡,狂易丧志,则孰敢肆其胸臆,轻犯人心?“乐祸好亡”与“狂易丧志”结构上对应,是对人品质的形容,故应在C处断开;“苟非”与“则”句式上呼应,关联词“则”表示对假设结果的承接,应在“则”前断开,故D处应断开:“肆其胸臆”和“轻犯人心”,结构对称,故应在G处断开。11.D解析:D项,“用法相同”错,文中的“卒”是副词,“保卒余年”中的“卒”是动词的使动用法。12.D解析:“子夏批判子产”错,子夏并未批判子产。13.答案:(1)(这样)使秦国不能窥探我国的西部,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挟制我国的左右两侧,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窥”“持“岂…耶”句式各1分,句意1分)》(2)君主依靠的是谁呢?《尚书》上说:“我统治百姓,畏惧得就像用腐朽的缰绳驾驭六匹马一样。”(“恃”“临”“驭”各1分,句意1分)14.答案:①子产明白众怒难犯,专欲难成,焚烧载书来消除众人的议论,赠送伯石财物来安抚大家族,证明只有获得民心,才能稳定统治。②商鞅不顾人们的议论进行变法,导致秦国很快失去天下;自己最终也背负罪名,被车裂示众,说明失去民心,会导致统治失稳。③宋襄公虽行仁义却因失众心而亡,说明失去民心的危害。④田常虽不义却因得众心而强,说明得民心的有利影响。⑤谢安任用诸桓,因考虑到众之所乐,所以国家得到太安定。⑥庾亮召回苏峻,没有考虑到民心形势并不允许,所以招来祸患,说明顺应民心则安,违背民心则危。(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参考译文】材料一:齐王有一天在朝廷中处理政事时,看着侍臣们说:“我们国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军备费用。现在我想抽调壮丁,修筑一座规模很大的城墙,从东海筑起,连通即墨,途经太行山,再接辗辕山,直到武关,曲折蜿蜒四千里,即可与各国隔绝。(这样)使秦国不能窥探我国的西部,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挟制我国的左右两侧,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现在让老百姓去修筑城墙,即使会有些劳累,但他日就不会再有征战守边和遭受侵犯的忧患,可以一劳永逸了。(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艾子回答说:“今天早晨下雪,我快速地赶来上朝,看见路旁有个百姓袒露着身体,冻倒在地上,望着苍天悲歌。我很奇怪,便问他其中的原因。他对我说:‘这场大雪顺应了时令,很高兴明年人们能吃到价格低的麦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修筑城墙,(等到城墙修筑完)百姓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应当是什么人呢?”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