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版)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3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3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梁统在朝廷,数陈便宜。以为法令既轻,下奸不胜。宜重刑罚,以遵旧典,乃上疏曰:臣窃见元、哀二帝轻殊死之刑以一百二十三事,手杀人者减死一等,自是以后,著为常准,故人轻犯法,吏易杀人。臣闻立君之道,仁义为主,仁者爱人,义者政理,爱人以除残为务,政理以去乱为心。刑罚在衷,无取于轻,是以五帝有流、殛、放、杀之诛,三王有大辟、刻肌之法。故孔子称“仁者必有勇”,又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高帝受命诛暴,平荡天下,约令定律,诚得其宜。文帝宽惠柔克,遭世康平,惟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它皆率由,无革旧章。武帝值中国隆盛,财力有馀,征伐远方,军役数兴,豪桀犯禁,奸吏弄法,故重首匿之科,著知从之律,以破朋党,以惩隐匿。宣帝聪明正直,总御海内,臣下奉宪,无所失坠,因循先典,天下称理。至哀、平继体,而即位日浅,听断尚寡,丞相王嘉轻为穿凿,亏除先帝旧约成律,数年之间,百有余事,或不便于理,或不厌民心。谨表其尤害于体者傅奏于左。伏惟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逾文武,德侔高皇,诚不宜因循季末衰微之轨。回神明察,考量得失,宣诏有司,详择其善,定不易之典,施无穷之法,天下幸甚。事下三公、廷尉,议者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岂一朝所厘。统今所定,不宜开可。(节选自《后汉书·梁统列传》)材料二:甚矣,刑之难言也。杀人一也,而所繇杀之者异。有积忿深毒,怀贪竞势,乘便利而杀之者;有两相为敌,非我杀彼,则彼杀我,偶胜而杀之者;有一朝之忿,虽无杀心,拳勇有余,要害偶中,而遂成乎杀者。斯三者,原情定罪,岂可概之而无殊乎?然而为之法曰:察其所自杀而轻重之。则猾民伏其巧辩讼魁曲为证佐赇吏援以游移而法大乱。甚矣,法之难言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光武》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则猾民A伏其巧辩讼魁曲C为证佐回赇吏援E以游移F而法大G乱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务,要务,与《过秦论》“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中的“务”意思不同。B.亏,减损,与《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中的“亏”意思相同。C施,施展,与《谏逐客书》“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中“施”意思相同。D.下,交给,与《岳阳楼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中“下”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统来到朝廷之后,多次向上陈述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他认为刑法对犯罪行为处罚太轻,犯罪行为太多,就上书请求加重刑罚。B梁统认为,五帝三王流、殛、放、杀、大辟、刻肌等比较严厉的刑法,受到孔子的肯定,因为这些刑法符合“仁者必有勇”的观点。C.汉武帝时候,国力强势,汉武帝多次发动扩张战争,豪强屡屡犯法,奸诈的小吏徇私枉法,汉武帝为此制定包庇连坐、知情不报罪。D.大家讨论梁统的意见,认为严刑苛法不是圣明的君王的目标,而且前汉法律施行已久,不是短期所能改变的,否定了他的建议。高三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