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语文(人民教育)试题

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语文(人民教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C.材料一用对比、举例的方法论证君主治国的经验教训;材料二用比喻、对比论证的方法揭示圣人治民之道。D.材料二运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表达的观点与《劝学》中“故不积鞋步,无以至千里”不谋而合。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4分)(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4分)14.在治国理政的理念上,老子和韩非子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并谈谈你的看法。(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张孝祥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注】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漂阳(今江苏省漂阳市)三塔湖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刻罢。不久知抚州(今江西临川),一年后又罢归。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又”字,情感复杂,既有对时光流逝的叹惜,有对历经坎坷的感慨,也有对湖边春色的怀恋。B.东风吹拂送我渡湖,杨柳摆动丝丝拂面。东风有意杨柳多情,景物与词人重游的热切之情相互映衬。C.“世路”两句由写景转人议论抒情,直接表达了因世路崎岖而生的悲哀与怨愤之情,语意似断实连。D.上片情景交融,表达了重访三塔湖的快意;下片暗含世路与湖景的对比,抒发置身寒光亭的独特心境。16.本词结尾以景结情,语淡意远,余味不尽,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2)《<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表明读书人肩负着时代使命,责任重大,应意志坚强。语文试题(一中版)第7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