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4-2025学年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三次月考(H)化学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三次月考a卷
2、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九年级第二次
3、吉林省名校调研卷官网2024九年上第一次月考
4、2023-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官网九年级二模
5、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九上期末
6、2023-2024名校调研系列卷吉林省中考全真模拟化学
7、吉林省名校调研2024
8、吉林名校调研2024九下模拟一
9、2024吉林市高三第二次调研化学
10、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九年级第四次月考
化学试题)
气体:④过滤得AI(OH):5加适量盐酸得AICl溶液,仪器、药品均不正确9.【答案】C【解析】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察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意在考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HSO和HCIO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能通过直接反应证明它们之间的酸性强弱,本实验原理是通过设计实验证明HSO酸性强于HCO,而HCO酸性强于HCIO,从而间接证明HSO酸性强于HCIO。根据Ka的关系可知,装置C中生成的是HSO和CO,A正确;通过本实验能证明HCI酸性大于HSO,但不能得出非金属性顺序:CI>S.B正确;SO直接通入Ca(CIO)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是CaSO,不能通过强酸制淀是CaCO后,能证明HCO的酸性强于HCIO.D正确10.【答案】D【解析】本题以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为侧重点,考察学生推理与归纳的能力,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根据结构模型,结合题目条件可知X、Y、Z、W分别为:C、N、S、K。X的氧化物可能是CO或CO,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NH不是电解质,B项错误;K的密度小于CCL.故不能用其保存,C错误;X、Y、W可以形成KCN,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11.【答案】D【解析】本题以流程为素材,考察镁的性质和用途,金属的工业制法以及常见的分离操作。考察学生归纳与论证的能力,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A项石灰乳不能拆,A项错误;制取无水MgCl需要在HCI气流中蒸干,B项错误;C项AICI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C项错误;D项考察镁合金的用途,正确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原理,掌握电极反应式书写和简单计算即可解答,难度一般。燃料电池中,通人氢气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为O+4e+2HO=4OH,故A正确;B项此装置用于粗铜精炼时阳极溶解的金属有铜、锌、铁等,阴极析出的只有铜,所以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故B错误;C项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故C正确:D项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所以a为粗铜,b为纯铜,当有1mo水生成时.转移电子2mol,则根据Cu+2e=Cu,可得到64g精铜,故D正确13.【答案】A【解析】A.NaN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N中存在共价键故A正确;B.硝酸钾是氧化剂、叠氮化钠是还原剂,故B错误;C.反应过程中若转移1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叠氮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6mol则产生35.84L气体(标准状况),故C错误:D.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30:2=15:1,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原子个数之比为15:1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1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平衡相关知识,注意结合影响平衡的因素及平衡的相关计算进行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A项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项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C项在c[Ni(CO)]0.580℃时,测得某时刻,Ni(CO)、CO浓度均为0.5mol/L.Q=8>2.说明反应逆向进c(CO)0.5行,则此时(正)<(逆),故C正确:D项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1)①C(1分)②将氯气还原为C1(合理即可,如吸收氯气)③3:1(写3也给分)④氢气(或H)(1分)2NaCI+2HO通电2NaOH+H↑+Cl↑(条件写电解也对,没写条件给1分,未配平不得分)【高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