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周期学业能力评鉴(二)Q2历史试题

甘肃省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周期学业能力评鉴(二)Q2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发明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一器的使用突破了原来对建造工厂的种种自然条件的限制,改变了工厂的空间布局………大批人口从东南乡村地区,流向新兴的西北工业城市,致使新兴的工业区人口迅速增加。——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国际竞争、垄断资本对超额利润的追求等,都对高新技术的发展提出强烈的要求。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高新科技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维护国际和、谋求人类共同利益、确保可持续发展等世界性重大问题的出现,也对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产生了影响。最直接的推动力还是现代科技创新体制的确立。一一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等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一、二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马关条约》缔结,外国人开始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一时间外商工厂纷起,如英国的怡和、老公茂,美国的鸿源,德国的瑞记等纱厂相继在上海设立。国人不愿放弃办厂权利,集股开厂者也越来越多,如苏州的苏纶、无锡的业勤、宁波的通久源等纱厂接踵兴办,实业救国之谈风起云涌。《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于1903年设立商部,大力倡导发展工商业。因美国排斥华工,国人抵制美货、提倡国货之心日益激奋,于是1903年天津设直隶工艺总局,1905年北京设“京师劝工陈列所”。此时,中国近代工业如棉纱、面粉、巢丝等均已确立基础,像毛织、火柴、水泥、造纸、印刷、电气、卷烟、机器、造船、玻璃、榨油、制糖等民生日用品制造业也初具规模。摘编自曾纯《百年沧桑:中国近代工业破局》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4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三方面组成。国营经济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整个经济的领导力量。国营经济经营的主要是军需工业和一部分民用工业,还管制经营对外贸易。合作经高三历史第5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