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综合素养评估(八)历史试题

河南省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综合素养评估(八)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河南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
    2、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末检测卷
    3、2023-2024河南八年级历史考试卷子
    4、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中检测卷
    5、2024年河南省重点中学内部摸底试卷历史八
    6、河南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
    7、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素质考试八年级历史
    8、2023-2024山西省八年级学科素养检测卷二历史
    9、2024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四)历史
    10、河南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八年级
17:108000·30 5 5 38%::文件预览合肥一六八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234578答案D丨C丨B丨C丨A丨A丨B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C丨A丨A丨D丨A丨DB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根据材料可知陶寺遗址与北方、南方和东方都存在文化交流,这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D项正确;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中国方案,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A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陶寺遗址与周边文化之间的联系,B项排除;材料未体现阶级分化.C项排除。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魏晋时期的华夏认同。据材料北方少数民族祭祀对象不仅有华夏古圣王,还有汉族明君,更有大量是关于华夏先师孔子的,这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对华夏的认同,C项正确;北魏政权对儒学教育的推崇仅仅是对材料“华夏先师孔子的祭祀”的局部概括,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南北方正统之争激烈,B项排除;祭祀活动是展现华夏认同的一种方式,因此,祭祀活动虽有重要地位,但并非材料主旨,D项排除。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羁府州制度。唐朝的羁府州是唐朝统治者为有效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根据材料,羁府州可拥有本部武装力量,但是不得擅自行动,必须听从唐廷、都护或节度使的调遣,这体现了中央既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同时又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一管理,因此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少数民族地区治理不等于基层治理,A项排除;羁府州的设立无法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C项排除;羁府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贸发展。材料描述了宋朝商业的繁荣。“沉檀珠犀杂万商,大舟如山起木、珍珠、犀角等,商贾云集,贸易繁荣,巨大的船只如同山岳般熹立,枪杆高耸,象征着洪州的商业繁荣和交通发达,C项正确;“村桥日落市声散,山路月明人语归"出自宋代诗人刘镗的《句》,描绘了市集散去宁静的乡村傍晚景象,A项排除;“帝居壮丽,皇家熙盛”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透碧霄·月华边》,体现帝王的居所宏伟壮丽,描绘了京城的辉煌景象,B项排除;“铺翠冠儿,捻金雪柳”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意为头上戴着饰有翠羽的帽子,插着用金线捻成的雪柳,各种头饰争奇斗艳,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元宵节时,闺中女子们盛装出游的情景,体现了当时元宵节的热闹与繁华,D项排除。历史答案 第 1 页(共 5 页)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朝丝银贸易。明朝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国内白银需求大增,据材料“以贸银事往日本”可知,当时中日之间开展丝银贸易,A项正确;虽然16世纪确实处于新航路开辟后的全球化初期,但该史料仅涉及中日之间的贸易,未提及全球市场的形成,B项排除;材料中未提及朝鲜在中日贸易中起到中转站的作用,C项排除;材料中未提及日本幕府统治时期的政策,D项排除。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时期的教育改革。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清政府根据时代需求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体现了其适应时代需要实施教育改革,A项正确;虽然课程中包含部分政治内容,但不能体现其主旨为主动学西方先进政治制度,B项排除;虽然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内容,但不能体现清政府着眼于民族资本主义的振兴,教育改革只是在客观上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排除;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后确立了学堂选官,题干无法体现,D项排除。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后的思想解放。从“欧战既停,俄国社会革命忽而实现,世界所流行之新思想,乃如潮而至"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和一战结束后,新思想的如潮而至,中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