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博教育•河北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C版)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卷行天下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C版)答案)
08:3018.1PC困境。19.【“近代中国与世界”笔谈】第13页/共15页近代史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各国建立了空前紧密的关系,随之而来的则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为深入学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时代价值与深远历史意义,《近代史研究》杂志社特约五位学者就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表卓见,希望为今天各国政治家和人民探索国家间相处之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历史启迪。学者笔谈论文汪朝光《近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多维审视》郭卫东《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与西方贸易的更新换代问题》陶文钊《中国与美国(1784—1949)》韩东育《关于近现代中日关系本质的再省察》金光耀《民国外交史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如果你被邀请参加这一次笔谈,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详细的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论题: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阐述: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始接触世界外交体系,如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起步;民国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如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虽屡遭挫折,但逐步争取主权,如收回部分租界;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外交政策,提出和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外交逐步摆脱半殖民地色彩,走向自主与成熟,为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历史借鉴。【解析】【详解】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首先确定论题,据材料“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与西方贸易的更新换代问题”民国外交史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并结合所学可确定论题;如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然后论述,结合所学,从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和新中国外交的变化加以阐述: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始接触世界外交体系,如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起步;民国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如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虽屡遭挫折,但逐步争取主权,如收回部分租界;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外交政策,提出和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最后得出结论: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外交逐步摆脱半殖民地色彩,走向自主与成熟,为当第14页/共15页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历史借鉴。存网盘页面管理转Word笔记标注
本文标签: